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标准 |
备注 |
学校管理3 |
管理机构与职能 |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项目管理员和骨干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应用领导小组,领导学校开展远程教育。 督促和检查学校年级组或教研组,制订各学科基于远程教育的具体教学计划,落实基于远程教育的教研活动。 |
|
发展规划与经费保障 |
制定本校现代远程教育的3~5年的发展规划,包括目标、规模、器材设施、教学教育应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等,保障学校远程教育的运行和持续发展。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提供保障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的经费。 |
|
|
规章制度 |
制定保障远程教育应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包括:场地、设备利用登记制度、资源利用登记制度、档案建设、备课制度、教学制度、教研制度、培训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安全制度、项目学校工作职责,项目管理员工作职责、教师应用能力评价与考核制度等等,并做到严格执行和检查。 |
|
|
基本要求3 |
学校基本要求 |
农村中小学每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少于20课时,每年级的课程覆盖率不低于60%。 |
|
学生基本要求 |
确保本校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能够接受1~2课时的远程教育课程教学。 |
|
|
教师基本要求 |
农村中小学每年级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不少于80%。 |
|
|
项目 管理员4 |
人员及基本职责 |
每一项目学校配备2名专职(或兼职)项目管理员(按A、B岗位配置),协同工作,做好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管理和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并承担本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工作,确保A管理员因故不能到岗时,B管理员能及时上岗,使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全日运行。 |
|
管理办法 |
制定项目管理员的管理办法,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将项目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效绩与本校教师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技能的提高程度、教育教学应用的数量和水平挂钩,定期进行验收与考核。 |
|
|
设备管理 |
加强对远教设施、设备的管理,做好登记、保管和维护,建全设备的使用、维修记录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使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采取切实措施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雷击。 |
|
|
资源管理 |
切实保障远教资源的下载与管理,合理安排设备和资源使用的时间,对各项工作做好详实的跟踪记录。所有记录每月交给教导主任签字备档。 |
|
|
设备 与设施2 |
远程教育播放室 |
每一项目学校建设1~2间远程教育播放专用教室,配齐满足本校各班学生上课的课桌椅,保证每个学生在专用教室里有课桌椅使用。保持专用教室的清洁整齐和设施安全。 |
|
电子备课室和连接湖北教育信息网 |
有条件的农村初中、乡(镇)中心小学或农村小学,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添置用于教师远程教学备课的计算机设备。建立校园网,与湖北教育信息网(或因特网)实现宽带连接。 |
备选项目 |
|
资源下载与共享3 |
资源下载 |
有两套设备的项目学校,必须完整接收中央电教馆和湖北教育网台的资源;只有一套设备的项目学校必须完整接收中央电教馆资源和有选择性地接收湖北教育网台的资源。因设备和停电等原因造成资源缺失,应及时补齐。 |
|
资源共享 |
对下载的资源及时进行归类、整理、编目、分发、建档、存贮和共享,定期转录为光盘保存,并通过其它方式搜集或自行开发相关资源。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每一学科教师建立计算机个人文件夹。 |
|
|
资源发布 |
每周定期公布资源目录,将资源分类提供给教师使用。 乡(镇)中心学校及时把下载、搜集和整理的教育教学资源刻录成光盘,提供给本校管理的各教学点使用。 |
|
|
教学应用4 |
学科教学 |
根据教育教学进度,组织教师针对教学需要,认真查阅和分析远程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选择资源用于教学。 每位教师有开展远程教育的教学计划,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电子教案(或文本教案),有实施远程教学的课后反思。 |
|
课外活动 |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周组织学生收看一次时事动态、思想品德、卫生、法制、安全、环保等节目,以及专题教学资料等。 |
|
|
光盘播放 |
发挥教学光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光盘播放次数不得少于总课时数的30%(一个学期课时累计统计),通过教学组织和穿插辅导,改进教和学过程。 |
农村小学 教学点 (模式1) |
|
计算机教室 |
在开齐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与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基于网络的学科课程互动教学。每学期每班至少开展2~3次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 |
农村初中 (模式2) |
|
教研应用2 |
学校教研活动 |
广泛运用示范课例和优秀教案等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教师采取观摩、研讨、说课、专题讲座、课例分析、教学评比、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各学科组织基于远程教育资源的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 |
|
乡(镇)教研活动 |
乡(镇)中心学校建立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联片教研活动;以及以湖北教育信息网(地网)平台为载体,组织教师参与远程教学、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学科教研覆盖面不低于80%。 |
|
|
教师培训应用2 |
培训计划 |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措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手段对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每学期每人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课时。 |
|
培训内容和时间 |
充分利用卫星播放的教师发展资源和培训教程,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观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学习新课程的知识,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各项目学校每学期集中学习与培训不少于4次。 |
|
|
为农服务应用 1 |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培训 |
项目学校每月至少开展1次为农服务的教育培训和文化共享活动,面向当地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教育等,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
|
管理应用1 |
教育教学管理应用 |
有条件的学校,运用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将教师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制度管理等内容纳入计算机管理。 |
备选项目 |
教师应用 能力3 |
基本要求 |
农村中小学100%以上的教师做到“能用”,即:会计算机的简单操作,会播放“空中课堂”和教学光盘,会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备课和上课。 |
|
农村中小学 |
农村小学60%以上的教师、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初中80%以上的教师做到“会用”。即会制作电子教案、会组织和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会修改或开发简单教学课件。 |
模式2学校 模式3学校 |
|
农村教学点 |
农村教学点所有教师能熟练掌握光盘播放并组织教学。 |
模式1学校 |
|
考核与 评估 |
学校自评 |
各项目学校定期进行自评和自查,并留下自查记录,提出改进意见,落实各项应用的措施。 |
|
检查评估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应用情况开展督导和检查评估。评价采用现场检查、查阅各项记载和账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等方式进行。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