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 指标 |
B级 指标 |
C级指标 |
评价方法 |
分值 |
自评分 |
考评分 |
A1 教 学 管 理 (20分) |
B1 组织制度 (6分) |
C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2分) C2、制定自主课堂实施方案;(2分) C3、制定学习、培训、管理、评价等相关制度。(2分) |
看资料 |
|
|
|
B2导学案编写(6分) |
C4、组织形式。实行集体备课,落实“个案----定案----二次备课”的备课模式;(3分) C5、基本环节:1.目标、2.重难点、3.教学法、4.教学具、5.教学过程(导、自、合、探、练、拓)、6.教学反思。突出“两并列”(即教师“导”,学生“学”。(3分) |
看资料、看课堂 |
|
|
| |
B3 小组建设 (2分) |
C6、小组文化。科学分组、有负责人;(1分) C7、小组活动。自主学习有习惯有方法,合作学习有形式有实效,探究学习有深度有策略。(1分) |
看资料 |
|
|
| |
B4 监控评价 (6分) |
C8、建立有自主课堂教学监控领导小组;(2分) C9、监控结果反馈及时,并作为教师绩效考核依据;(2分) C10、建立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自主课堂”的学业评价制度,实施多元评价。(2分) |
看课堂 |
|
|
| |
A2 教 学 过 程 (50分) |
B5 教学理念 (8分) |
C11、体现“自主课堂”理念;(4分); C12、体现“三自三合三导”教学策略。(4分) |
看课堂 |
|
|
|
B6 教学方法 (8分) |
C13、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3分); C14、充分体现“三不教”的要求,教师讲课累计时间不超过25分钟; (3分) C15、学教结合,以学定教。(2分) |
看课堂 |
|
|
| |
B7 教学环节 (10分) |
C16、自主学习:学生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实效性强;(3分) C17、交流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互动交流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3分) C18、探究深化:学生经历知识探究深化的过程,教师点拨适当,目标达成度高;(2分) C19、训练拓展:练习形式多样,练习效果好。(2分) |
查档案 进课堂 |
|
|
| |
B8 教师技能 (8分) |
C20、教师能科学整合教材,合理使用导学案;(2分) C21、课上做到精讲,侧重指导点拨、启发;(4分) C22、教师体现教学机智。(2分) |
查档案 进课堂 |
|
|
| |
B9 学生表现 (8分) |
C23、主动学习,初步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法;(4分); C24、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形成师生、生生互动氛围;(2分) C25、不同学生在参与中都有所收获。(2分) |
看课堂 |
|
|
| |
B10 教学效果 (8分) |
C26、学生参与度高;(3分) C27、课堂真实,达成了预设目标;(3分) C28、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生成新的资源,并能较好利用。(2分) |
看课堂 |
|
|
| |
A3 培 训 研 究 (15 分) |
B11 学习培训 (7分) |
C29、组织形式:.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开展校际自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分) C30、学习内容:学校每月组织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学习;(2分) C31、交流方式:每年选派教师参加镇内及镇以上学习交流活动人数占教师总数的20%以上。(2分) |
查学习 记录 与听课 笔记 |
|
|
|
B12 专题研究(8分) |
C32、学校教研组研究要有课题;(2分) C 33、教研组开展活动要有主题、有内容,每学期不少于2次;(3分) C34、校级领导全年听课、评课在6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3分) |
查档案 |
|
|
| |
A4 课 改 成 果 (15分) |
B13 典型经验(4分) |
C35、课堂教学有特色,示范性强;(1分) C36、教学流程科学、合理、富有创意;(2分) C37、在县级教学质量监测中获优秀等次。(1分) |
看档案 听汇报 |
|
|
|
B14 获奖情况(9分) |
C38、学校、教师和学生近三年来获得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各类表彰;(4分) C39、校本教研有方案、有成果,教师参与度高;(2分) C40、每学期在县级以上正规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多。(3分) |
看档案 |
|
|
| |
B15 区域示范(2分) |
C41、在区域内为其他课改实验学校提供经验,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2分) |
看档案,看实际效果 |
|
|
| |
总计 |
|
|
|
|
|
|
![]() |
![]() |
![]() |
![]() |
![]() |